2)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国考试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事情干嘛?

  你说你这么小,没事儿急着出来科考干嘛?

  科考就科考,偏偏他还一甲高中!

  你说你这么小,没事儿考这么好干吗?!

  老王也是,没事儿把这娃的卷子给拎出来干吗?!

  其实维持前议也不是不可以,个人歧视的小问题,韩琦不怕别人戳脊梁骨。

  职务就那么多,一个萝卜一个坑,一碗水端不平也正常嘛。

  关键在重复授职!这是将朝廷选官制度视同儿戏,闹了这么大笑话,御史言官们可没一个是吃素的!

  因此苏油提出的解决办法——为国考试,还真成了化解这道难题的唯一解法。

  制科还有几个月,让这娃天天去将作监签到打酱油,这就算是有了工作履历。

  然后报名参加制科,这是符合流程的,名正言顺,官员的正常升迁捷径嘛。

  官员考制科,品级有点小要求,可这娃是探花,品级本来就高,早过了坎了。

  虽然国朝从来没有哪个探花闲得蛋疼了来考制科——要知道万一失败,对声名的影响那是很大的——但是制度也没有规定说一甲三魁不能考不是?

  这也可以强行理解为人家探花郎上进,想通过这种方式换工种对不?

  苏油提出参加这次考试,还真是实心体恤朝廷——因为他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。

  不报考,对苏油来说,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

  污水哗啦哗啦泼下来,都在朝廷身上,他不但沾不着一点,还要落得朝野一致的同情。

  万一他考上了,得到的好处也只是职务上的小小提升,相比于外官转京官这种大跳跃,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黄榜三魁,除授本来就是实打实的京官好不好?

  十四岁的探花郎,就算从此天天打酱油摸鱼,几十年后都能位列公卿好不好?

  韩琦在心中过了一遍苏油提出这个解决方案,没有大毛病。

 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才是重头,劝说陛下。

  官家还不一定同意这个方案呢!

  ……

  赵祯果然当然地不想同意。

  我的神童探花郎,居然报名考制科?还要不要更荒唐?!

  大宋文教百年,好不容易到我这里出了个实打实的祥瑞,万一考坏了怎么办?!

  韩琦你赔?!

  韩琦满脸惭愧,将幞头摘了下来:“臣,辜负圣恩,处置失策,如今惶退无据,只得向陛下请辞。”

  赵祯摆手:“不至于为了一个孩子,处置国朝重臣。韩卿你不要忧虑,现在是如何挽救的问题——真没有别的办法了?”

  韩琦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  赵祯闭上眼睛,心痛得都快不行了,半晌才睁眼说道:“难为这孩子了,小小年纪,便知道周图国是……”

  “你说说你们,啊?非要拿年纪说事儿……要是不顾虑他的年纪,正正常常地安排职事,怎么会出这种事情?如今搞成这样……”

  韩琦心里也在日狗:“臣愚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57tyc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