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置诉理所,许熙宁以来得罪者自言。

  这是准备给被王安石贬弃的官员平反。

  高滔滔终究还是给了苏油面子,没有坚持强行任命安焘,诏:“安焘坚辞知枢密院事,特依所乞,仍同知枢密院事,以王韶知枢密院,以蔡京提举军机处。”

  几个刺头御史给事中,保留原职。

  以校书郎程颐为崇政殿说书。

  程颐进了三道奏章,对皇帝的教育做了规划建议。

  其一就是皇帝在一天当中,应当接贤士大夫之时多,亲宦官宫妾之时少,则自然气质变化,德器成就。

  第二是皇帝身边需要随时有人,除了平日的正常课程外,还要常留二人直日,夜则一人直宿,以备访问。

  或有小失,随事献规。岁月积久,必能养成圣德。

  其三是为皇帝师、傅、保者,其德义的表现就在于让皇帝“防见闻之非,节嗜好之过,适起居之宜,存畏谨之心”。

  因此皇帝左右扶侍祗应宫人、内臣,年纪要够老,要在四十五以上,性格要厚重小心。

  然后所有人,包括皇帝自己,服用器玩,皆须质朴。

  其四是应当择内臣十人,专任皇帝学习方面事务,平日里经筵祗应,同时伺候起居,皇帝的一切事情,都要让经筵官知晓,以方便教育纠正。

  第五就是要尊重老师,经筵臣僚,侍者皆坐,而讲者独立,于礼为悖。

  要求教师坐讲,以养主上尊儒重道之心。

  最后就是提升经筵官的地位,“臣以为天下重任,惟宰相与经筵。”

  “天下治乱系宰相,君德成就责经筵,由此言之,安得不以为重!”

  高滔滔认为很有道理,全部答应了下来。

  但是赵煦给气坏了,写信给苏油告状,这个老冬烘不想要我过好日子了,司徒快来救命啊!

  正好文彦博已经入京,苏油要去拜见,于是坐上火车回到汴京。

  皇帝开经第一堂课,宰执重臣们都要参与旁听,这是国家表示对教育的重视。

  宫中听讲经的地方,在讲簋所或者资善堂,其中资善堂是皇子学习的地方,讲簋所是皇帝听讲的地方。

  程颐的名声学问是没有问题的,今天还是他第一次亮相,对他感兴趣的人也不少。

  苏油背着个皮书包走过来,红颜鹤发精神矍铄的文彦博看到他:“小师弟居养三十年,气质算是出来了。”

  苏油赶紧拱手为礼:“苏油拜见师兄。”

  说起来两人关系密切,相互支援,但是正儿八经见面的时候,真没几回。

  大宋官场,非常忌惮同门,师生这种关系的牵扯,因为这是产生朋党的因由。

  然而忌惮归忌惮,该产生的朋党一样也没少。

  更有趣的是凡事却又有特例,比如文彦博和苏油之间,就已经不用顾忌这些了。

  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

  文彦博摆明了是司马光和高滔滔害怕自己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57tyc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