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后世之美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韩维、范纯仁皆可为之。”

  刘挚、王觌上书,也认为文彦博毕竟春秋太高,不可为三高官官。

  苏油知道司马光和朝廷的意思后,立刻上章表示坚决不接受。

 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台谏有自己的子侄,而且苏辙工作得非常好,完全胜任,那就让他好好干完一任。

  苏辙在任期间,自己便不好呆在宰执的位置上。

  第二个原因是文彦博和自己同为龙昌期的学生,而且一个已经是太师,一个又守着司徒,要是同在朝中,同任实职,也难免会引来朝臣非议。

  第三个原因是自己实在脱不开身,学校制度需要建立,课程教材需要修订,教师学生需要招纳安顿,各学院课题需要拟定,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。

  如今朝中位置安排得很好,老师兄乃国家元戎,尊位致仕,再次出山想的也肯定是国家的需要,绝不会是为了什么权势地位。

  言下之意,老头已经混到了当朝第一人,什么样的官没有担任过,什么样的功劳没拿过,他还会在乎这些吗?

  否则他又何必八十一岁高龄还一召即起?因此想必也不会介意太皇太后的任何安排。

  既然不会介意,那就干脆连右相都不给,给个平章军国事,备位参赞,文公也一定会竭心尽力。

  高滔滔舒服了,明润这是给递了个台阶,说得也非常有道理,于是接受了苏油的请求,没有强求他执政,也没有在强行给文彦博安排政务。

  高滔滔将几人意见告知司马光,司马光说道:“若令彦博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,亦足尊老成矣,而右相之位苏油坚谢的话,吕公著是最佳的人选。”

  壬寅,诏:“文彦博特授太师、平章军国重事。以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右射兼中书侍郎。”

  又诏:“彦博一月两赴经筵,六日一入朝,因至都堂与辅臣议事;如遇有军国机要,即不限时日,并令入预参决。”

  活动在朝中的太师,不再是虚衔,这份尊荣在有宋一朝,也算是不多见。

  不过在章惇去后枢密使的人选问题上,保守派内部自己都发生了分歧。

  乙卯,以同知枢密院事安焘知枢密院事,试吏部尚书范纯仁同知枢密院事。

  给事中王岩叟表示反对:“安焘资材阘茸,器识暗昧,旧位且非所据,况可冠洪枢、颛兵柄!

  所有画黄,谨缴进。其范纯仁除命,伏乞分为别敕行下。”

  意思就是太皇太后你这一招捆绑销售是没用的,安焘做个同知都不合格,枢密使想都别想。

  因此请你将两件事情分开,范纯仁的任命我们同意,安焘的,呵呵呵……

  苏辙、孙觉、刘挚亦相继论焘不当骤迁。

  其实安焘的履历还是不错的,仁宗朝的探花,之后在干过吏部、转运、提刑、常平、外交,都还算比较出色。

  不过真的没有干过军事。

  安焘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57tyc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