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学堂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交给已经熟悉业务的宗室、勋戚们。”

  “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,首先太皇太后与陛下初掌朝政,对群臣加官,对百姓免赋,但是对于宗室勋戚,也不能没有一点加恩。”

  “将这些产业分拆给他们,太皇太后与陛下必将得到他们最大的支持。”

  “其次就是精力的问题,陛下尚在幼冲,需要学习,观政,尝试处理政务,而太皇太后则要监督群臣,决断宸纲,事务繁杂。”

  “其三是大大简化庞大臃肿的机构,只提纲干,放弃枝节,可收强敏之效。”

  “其四则是继续锻炼宗室和勋贵,使之为大宋贡献才能。”

  “而要料理好这件事,须得有一主事之人,而此人一来须得熟悉四通的业务,二来,最好不在其中有一毫资产,以免偏私之嫌。”

  “臣以为,臣如果捐出资产,勉强可以算是最好的人选。”

  “明润……”高滔滔有些动容,连苏油的字都称呼了出来。

  “太皇太后,苏油自历仕以来,尚未请过几次俸禄,如今的俸禄折子上,已经积余了十五万贯,不用为苏油的生活担忧。”

  “而臣捐出这些资产,却也是有要求的。”

  高滔滔说道:“明润请讲。”

  苏油说道:“臣在《伦理训类》中提到过,‘冠冕加身,必承其重’。宗室勋戚得到了这些产业,他们就必须为这个国家做出相应的贡献。”

  “这个贡献,就是税收,他们不得再以宗室勋戚的身份,享受免税的待遇,而是需要努力经营好这些产业,缴纳应该缴纳的赋税。”

  “太后,你统计过这些赋税是多少吗?”

  高滔滔说道:“依明润第一次的奏议,我与官家要来了各处统计数据,除了朝中的,也有自己管理的家当。”

  “四通与皇宋银行,一年的收益,呵呵,如今在一亿五千贯以上,其中以商贸、矿冶、海运、机械、盐业、化工、粮油、毛纺为大宗。”

  苏油问道:“那其中免税的部分,又有多少呢?”

  高滔滔有些犹豫:“这个倒是没有统计过。”

  苏油说道:“天下是皇家的天下,为臣估计,这些产业里边,除了国家鼓励,本应当免税的军械、甲器、矿冶之外,剩下那些因宗室勋贵得以免税的收益,规模不下六千万贯吧?”

  “四通从生产到销售,两边渠道都走完了,也就是说,行坐两税,我们按合十分之一计,一旦纳税,国库每年凭空会多出六百万贯盈余!”

  “太皇太后,陛下,就在元丰四年,国家虽然税赋突破两亿贯,但是支出也颇多,出入相抵,盈余也就两千万贯而已。”

  苏油暗示得够直白了。

  高滔滔现在差的不是钱,而是政绩,掌权第一年,让国家盈余增加三分之一,其效果远比什么征求直言广开言路强出一百倍!

  关键是大宋本就是赵家天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57tyc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